今年的楼市利好政策频出,但有部分销售人员却茫然跟随市场情绪,不懂如何积极为己所用。
比如,最近5年期LPR下降到4.3%,叠加之前的政策,地方最低可降到4.1%,房贷利率已降到历史最低。这次央行降息,按以往基本是众人欢呼,股票涨停。但这回,有房贷的老百姓放着每月实打实房贷减负不要,却依然想着怎样提前还贷。市场的反应也是再看看、再等等......这样一来,本身有利的事情也看似没什么作用,想要以此为突破口的想法也一下子泄了气,觉得大家根本就不在乎这个利好,自己也不知道该做些什么。
那么,我们真的没有什么可说的了吗?其实不然,对于房地产销售而言,善于挖掘信息,捕捉蛛丝马迹,并且要做足充分的准备。
在日常的工作中,别去做项目说辞复刻机。
“LPR降了”
“什么是LPR?”
“不知道,等策划或者领导培训呗,反正挺大个事”
“我就知道好像贷款还款少了,项目啥时候降价啊,我好赶快卖点”
“是啊,天天早会、晚会、周会、月会,整的我都没法约会,还不如来点实际的,赶快降价,赶快卖完得了”
以上对话,请勿对号入座,如果刚好有雷同,也只能说明电影都来源于生活。
地产销售曾是既风光而又苦哈哈的行业。风光体现在外表华丽,总能出入高档场所消费,每月拿着很多工薪族几个月甚至半年、一年才能赚到的金钱。
它们的苦体现在没日没夜的工作,无论刮风下雨还是白天黑昼,只要需要拓客都积极拼命,只要客户有需求都是24小时服务。
可现如今,拓客的事给了渠道,自己在售楼处变成了“少爷”、“公主”。送上门的客户依然挑三拣四,卖不动就是价格高,卖的动就是渠道带的准,与其说是销售,不如说是项目说辞的复刻机,合同签约的道具人。
当然,这里不是以点带面,大部分销售依然是想卖好房子,实现个人价值。那么,我们看看销冠的针对政策推出后的工作方法。
第一、盘客户。
任何销售的客户本上都会有接访未成交的客户,每个客户的情况都不同。有决策人不在的、有嫌价格贵的、有先过来看看的、有对户型不满意的……但无论什么情况,客户只有成交周期长短不同。
对于需要长周期成交的客户,LPR下调增加了你与客户沟通交流的“谈资”。结合客户的实际情况,特别是所在行业,给你专业的看法,同时更为重要的是上一个“请教”,请教对方的看法,增加你们的粘性,但最终目的是能让他实现再次约访。
对于短周期的成交的客户,政策的实施无疑是增加了逼定“环节”。但请注意,这里不要用错。此次LPR下调的政策只能为你的逼定动作“锦上添花”,千万不能作为你逼定动作的首要策略。
我们要做的就是告诉他,没有这条政策时,你所选房源的购房成本是多少,这条政策后你所选房源的购房成本是多少,切记不要只做数字对比,一定要用生活化的比方。
例如,每月少还了400元,要说成每月相当于国家请你吃了一顿高档海鲜自助餐,实现了海鲜自由;贷款30年,相当于省了一部车钱,正好可以拿这个钱换个好车等等。总之,越生活化,越有感染力。
最后,别忘记拔高度。不是我帮你省钱,也不是国家帮你省钱,是你的英明决策,才有的这样的结果。让客户知道,一切都是他选的对,不是你推销的好。
第二、盘中介。
想要让中介为我所用,你得先从经纪人的角度去看待问题。
在一个项目当中,经纪人为什么喜欢和你合作?转化率高是第一位,配合度高是第二位。
如何配合?
一方面,要为经纪人做好道具。给经纪人做好朋友圈转发内容,切记不要用广告公司的版本,那个版本经纪人用不上,因为美化、含蓄的太严重,经纪人需要的广告是简单、直接、赤裸,有爆点。例如:广告公司的出街广告是“利率下调,购房好时机”,而渠道经纪人发的广告是“100万好房源,利率下调,直降12万”。
另一方面,标签化房源。经纪人对你所在楼盘的销控不感兴趣,换言之,就是项目整体情况信息对经纪人来说不是重点,重点是,哪一个房源有卖点。
你需要告知经纪人就是某一个房源。这个房源必须是你项目的畅销类型,并且这个类型当中的某个房号必须是你成交转化率最高的。告诉经纪人就这一套,你有独家房源并且有独家优惠,这样经纪人才能给你推客户。
至于,所谓的独家,去找你的领导一起包装、配合即可。相信只要在规则下,没有任何一个销售经理会放弃增加业绩的机会。
最后,不得不承认,此次LPR下调并不是能够拯救房地产市场的“大招”,但每一条政策推出与实施都会或多或少的影响着我们的销量。
房地产市场到了“黑铁时代”,精细化营销已经是势在必行,抓住每一条政策,结合每一个客户进行精准运用才能够真正的实现量的积累以及质的飞跃。任何人如果妄想“转机”能够“一招制敌”般的横空出世都是在痴人说梦。所以,脚踏实地的运用好每一个“武器”才能真正的实现我们的价值。
分享到: